北京朝阳区平房: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
来源:hthcom华体会 发布时间:2024-02-07 17:22:54
平房乡石各庄村面积1.8平房公里,村内户籍人口1728人,流动人口却有1.5万人之多,在这个典型的城乡结合部村庄里,外来人口占近90%。
走在这个村子里,你看不到城乡结合村那种“习以为常”的脏乱和拥挤,相反,村里的一切井然有序:整洁干净的街道、统一齐整的门脸房,文化活动院、数字电影厅、图书阅览室、幼儿园……村里样样不少;您再沿街溜达,一块上书“听百姓之声、排百姓之忧、解百姓之难、做便民之事”的“大招牌”便赫然立于街边,这儿,便是石各庄便民服务队——一个远近闻名、全村上下无不称赞的队伍,一个使党和百姓心连心的桥梁,一个化解了全村近十年民怨、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的载体。
那么石各庄便民服务队,是怎样的一支队伍呢?石各庄村党总支又是如何带这支队伍,如何化解矛盾,使石各庄村从原来全乡有名的“村”一跃成为如今更加有名的“和谐村”的呢?
前两天,家住朝阳区平房乡石各庄村的村民李凤林有点“背”,一大早起来,家里自来水管就开裂跑水。没多想,他马上就给村便民服务队队长曾庆来打电线点钟刚过,便民服务队的两位师傅就拿着工具赶来维修。不一会儿工夫,水管就修好了。
在平房乡石各庄村,总能在街头巷尾看到便民服务队这支队伍:他们身着统一的工作服,有时清理村内外的排水管道、有时在检查自来水管道是否松动……村民们遇到困难,总是第一个想到他们。
然而四年前的情况却截然不同。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,村内饮用水、卫生环境等公共资源的承载压力不断增大,加之村内公共设施老化,给村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。
“经常会突然停水。下暴雨的时候,雨水就会倒灌。”2006年,沈玉德开始担任的石各庄村党总支书记一职时,最头疼的就是村里的这些漏水、停电的事。
那时,村内的建筑维修、排水等公共服务项目一直外包给外地包工队,包工队的收费价格不便宜,效果却并不理想。沈玉德说:“外面的队伍出一份工,收一份钱。老百姓的一点小工程,也要收不少钱,特别不划算的。有时候收钱不少,活还不好好干。疏通下水道,就拿一根竹签子瞎捅两下就完了,结果第二天下水道又堵了。”
怎样才能改善村里公共环境、解决百姓的生活难题?能不能成立一支自己的队伍,专门来解决群众的这些烦心事?2006年,石各庄村新一届领导班子刚成立,就开始寻思着这样的一个问题。通过深入调研,耐心听取群众意见,最终决定成立一支便民服务队,从村民用水、用电、日常出行等方面的实际的需求入手,着力解决百姓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,为村民营造安居乐业的居住环境。这一设想得到了乡党委的全力支持,也得到了广大党员的积极响应。当村党总支提出要在党员中选拔一人担任队长的时候,时年46岁、具有23年党龄的党员曾庆来主动请缨,愿意贯彻党总支的部署,切实为村民服好务。
2006年9月,石各庄村便民服务队正式成立。队伍由村党总支牵头直接管理,以党员为骨干开展服务,以“为村民提供便捷、满意、周到的服务”为宗旨,每次入户服务,还不收取任何服务费。服务内容最重要的包含两个方面,一是入户便民服务,包括疏通下水管道、维修安装自来水管、水龙头,协助村民维修房屋等;二是涉及百姓出行和影响生活环境的公共设施维护服务,包括维修改造厕所、清理整治排水沟、维修铺装硬化地面、维修改造排水管道等。
石各庄村党总支坚持把便民服务队建设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,每月定期召开会议,听取便民服务工作情况汇报,了解群众的反馈意见,针对群众的需求逐渐完备工作。便民服务队设立了热线电话,队长曾庆来也主动公布了自己的手机,24小时为村民提供免费的服务。在石各庄村,不管白天还是黑夜,工作日还是节假日,只要村民拨通服务热线或者曾庆来的手机,便民服务队都会第一时间赶到,为村民送去满意的服务。
就这样,春夏秋冬,寒来暑往,甭说一天二十四小时连轴转,就是一年365天,赶上年三十,便民队都没歇着的功夫。三九严寒,他们下到一人多深的管道抢修被冻裂的水管;三伏酷暑,赶上厕所坏了,他们得忍着扑鼻的臭味儿,改造厕所。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,但在周而复始的小事上,更体现了排百姓之忧,解百姓之难的服务宗旨!在这里,便民队树立的已经不是便民队的形象,而是平凡生活中党员的闪光形象!村民们都说“党总支好,好呀”!
“听百姓之声,排百姓之忧,解百姓之难,做便民之事”,2009年,村党总支将这一宗旨做成醒目的标牌,作为服务队新址的“商标”。同时,服务队还完成了制度细化、制度上墙等多项工作。
那么多的免费服务,这笔钱村委会能负担得起吗?村党总支给大家算了一笔账:以前村里每年雇用施工队进行日常维护,一年人工、工具租赁等相应开销至少100万元。而现在,因为人员和设备都是自己的,村里仅需支付工人工资和一些基本材料的费用,一年开销仅50万元左右。
“不仅村里的各项服务提升了,矛盾少了,村集体的开支也节省了。遇到邻里不和的情况,队员们往往是先当邻里矛盾调解员,再当设施维修工。这样村民之间的矛盾也少了。”
四年多的时间,便民服务队的足迹遍及石各庄村的每一个角落,哪里最脏最乱,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。四年多的发展,便民服务队也由开始的6个队员扩充到20人,下设的工作组也更完善,服务的品质与影响力不断的提高。成立以来,石各庄村便民服务队不仅及时完成了村内排水沟、上下水管道、村内道路等公共设施的维修、维护,还为村民提供维修自来水管道、修房、砌墙、电路维修、清抽户厕化粪池、家庭住宅应急抢险、为老幼病残人士提供生活所需帮助等入户服务达6000余次。村民们说,自从四年前村里成立了便民服务队后,自己的生活品质也逐步的提升了。
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,但党总支却并不满足。盘算好老百姓家里的这些小事,石各庄村党总支又开始琢磨着怎么让百姓的生活丰富起来。他们留意到,村民们茶余饭后,没事的就消遣,打牌呀、搓麻呀……经过党总支集体研究,决定用文化活动充实村民的业余生活!就这样,村里成立了书法协会、橡棋协会、秧歌队、舞蹈队、民乐队、合唱队、传统民俗艺术队,还投资建成了1000多平米的村文化大院、群众活动室、党员活动站、图书室阅览室,还有多功能的电影厅!可以说,虽是农村,百姓的生活乐子却一点都不比城里差。
村民图书馆内,万册图书免费借阅,而在设备先进的多功能培训室,还定期举办各种健康、科技等方面知识讲座。
村民人口文化大院里,挥毫泼墨的、拨弄琴弦的、欢畅歌舞的……每个村民都可以在文化大院里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,一起谱写美妙的生活乐曲。
除了丰富百姓生活,石各庄村党总支也注重对下一代教育的投入。2010年,村民子女存在“入托难”的问题。石各庄村党总支与通州贝乐康一级二类幼儿园签订联营合同,扩建石各庄村幼儿园,总面积增加了154.8平米。目前,这一幼儿园共接收本村及外来儿童130名。
石各庄村残疾人康复站,占地800余平方米,可同时容纳百余名残疾人、老年人进行康复劳动和各种康复训练,为残疾人提供了和谐、健康的康复服务场所。而在村里占地500平米社区卫生服务站内,村民小病、慢性病、常见病均能享受不出村治疗。
从外部居住环境的不断改善,到生活难题的迎刃而解,再到精神内在的正面引导,石各庄村党总支始终把村民的需要放在第一位。“听百姓之声、排百姓之忧、解百姓之难、做便民之事”也同样成了石各庄村党总支对村民的承诺。
服务与付出就像是赠人玫瑰,手有余香,温暖感动了别人,也获得了百姓的口碑与肯定。连续四年来,石各庄村再未发生过一例村民事件;石各庄村党总支开创的便民服务队模式在2009年被评为朝阳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活动的先进典型予以推广;同时,便民服务队还被北京市总工会评为2011年“工人先锋号”。
盖房、接水管、换灯泡、电气焊、疏通下水道……办好这些事情不难,难的是党的干部是否用心把老百姓的小事当成大事来办。石各庄村党总支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,把群众的“难事”“小事”都办妥了,老百姓也就信服了,也就对党满意了,也就全心全意跟党走、一心一意谋发展了!
四年来,石各庄党总支的便民服务和宣传思想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,也得到了百姓认可,拉近了干群关系,凝聚了党心民心,维护了村域的和谐与稳定。这对新时期,如何逐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,怎么样更好的依靠人民联系人民,如何密切党群关系,做出来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启示:
一是,牢固树立“群众利益无小事”,切实把群众最关心、最直接、最现实的生活小事当做党组织的大事全力解决。只有真正重视了老百姓的“小事”,他们才会把党组织当做自己的“贴心人”;只有坚持党组织服务群众,才能赢得百姓的认可和支持,从而保障稳定和谐的发展。基层党组织有着较群众个人来说很难具备的组织优势,发挥好组织优势来为群众解决生活难事、提供便民服务,才是基层党组织应该聚焦的目光。
二是,发挥党员作用,积极探索为党员“指路子、压担子、搭梯子”的有效途径。石各庄便民服务队的运作模式,既是为党员发挥作用、密切党群关系,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。在入户便民服务过程中,党群“零距离”接触,群众从身边为自己提供满意服务的党员身上,获得了对员进而对党组织的直接认识,从而更加信任党,愿意跟党走。
三是,坚持标准化建队、规范化服务。村党总支致力于将便民服务队从创新性向制度化发展,从探索性向规范化过渡,进一步规范管理,制度上墙,不断的提高服务,提高百姓满意度。制定并完善了《工作人员制度》、《用车制度》、《库房管理规定》,制作了《便民服务工作单》,让村民对入户服务进行评价监督,留下直接的意见和建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