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走的课堂│小径建造这边风景独好——梁丰小学毕业课程实践活动
来源:hthcom华体会 发布时间:2024-05-28 22:35:09
学生在研究中发现,校园绿化环境功能单一,只有绿化装饰作用,没有给大家亲近绿色的途径,校园小径建造项目由此萌发。
“为什么开设项目式毕业课程?”“建造校园小径意义是什么?”“校园小径的建造步骤有哪些?”6月14日上午,梁丰小学东、西两个校区的报告厅里,郭小磊校长、钱卫刚副校长、黄利锋老师和六年级师生一同探讨这三个问题。“这是送给母校最好的礼物!”“是一次真正的劳动课。”“我们要学会团结协作。”“可以借鉴科学课上学到的如何设计一项工程。”……大家纷纷表达了对毕业课程的期待与建议。
学生在数学老师指导下,对本班负责的绿化区域做测量,记录数据,利用比例知识,分组绘制平面图,标注出不可移动的物体,方便下一步设计小径的走向。
美术老师给东校区六(2)班上小径设计课,其他班级通过CCtalk直播平台同步观看。
学校邀请了园林设计师对学生作品逐一点评,提出修改意见,然后各班最终确定最合理的一幅小组设计图为施工图。在正副班主任的带领下,学生进入绿化区域开始劳动。小设计师指挥大家按照图纸,在草坪里按照小径走向站立,一起蹲下,拔草除根,平整路基,铺上黄沙和石板。经过两天的团结劳作,小径初步成形。
学生在设计小径草图时,已经考虑到添加亭子、长椅、微景观等园林元素,这些实体装置在本次毕业课程中是来不及加上了,需要留给下一届六年级继续来完成。尽管没办法实现,但大家想到了用模型来呈现未来的计划。模型小组的同学充分的利用废旧材料、超轻黏土、颜料等制作了精美的小花园模型,特别是小径的形状,创意十足。
校园草坪小径设计属于园林艺术设计系统中一个细节,通过这一个窗口,学生可以看见中国园林的伟大成就。学生在草坪劳动之余,在教室里观看人文微纪录片《江南文脉·园林篇》,填写观影记录单,提出想进一步探究的园林小课题。
各班语文老师开设人文素养课,讲解叶圣陶先生的名篇《苏州园林》,鼓励学生利用暑假打卡苏州著名园林,实地观赏江南园林艺术。
本次课程特别成立了媒体宣传组,每班3人,组成小分队,自带手机,用照片、短视频记录当天的活动内容,活动结束后把一天的素材剪辑成3~5分钟的小视频,发布在《项目化学堂》微信公众号上。
课程设计组还安排了小老师讲设计课,各班派两名学生用一个半小时在电脑房围绕“花园小径设计”制作PPT讲稿,然后再到各自班级分享。以此启示学生,互联网是一个知识宝藏,掌握了信息收集整理的能力,就能成为一个知识小达人。
为了让各班的课程汇报更规范,深度挖掘本班的活动亮点,学校层面举行了学生汇报指导会,决定把课程汇报作为六年级毕业典礼的一个部分,让参与的每一个同学深切感受到毕业课程的实践价值。
一条校园小径蜿蜒向前,在高大的香樟树下,分出若干条,各自奔向目标,也寓意了学生的个性化、多样化发展。
学校课程教学体系是系统化育人的有效载体,梁丰小学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,积极开发校本化、项目化、特色化课程,努力通过课程实施,引领学生持续性、科学性地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,找到符合自己成长的道路。